污水源熱泵的國內外研究應用與進展
1、國外研究應用進展 對城市污水源熱泵節能裝備的研究,日本、挪威、瑞典及一些其它北歐等供熱發達國家比較活躍。最早起源于楊圖夫斯基(前蘇聯)等人對河水、污水、海水的利用探討,1978年,楊圖夫斯基等人對熱泵站供熱與熱化電站、區域鍋爐房集中供熱進行比較,得出熱泵站供熱可節省燃料20%-30%,并提出利用莫斯科河水作水源熱泵站區域供熱方案。1981年6月,瑞典在塞勒研究開發了第一個凈化污水源熱泵系統。自此發達國家紛紛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進行此項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針對污水水質問題,以挪威、瑞典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開發出淋水式污水換熱器污水源熱泵系統,典型實例是挪威奧斯陸1980年開始建設利用未處理城市污水作為熱源的熱泵站,1983年投入使用。
奧斯陸利用未經處理污水做熱源的熱泵站位于地下污水干渠(新建污水干渠)旁,污水干渠中的污水經格柵流入污水泵的吸水池,然后通過縫寬2mm的自動篩濾器,粗粒污水通過排污管排入下水管。水由水泵輸送,經粗孔噴嘴均勻淋在板式蒸發器上,使水成膜狀流動。被冷卻后的水返回下水道中,每臺熱泵有一臺蒸發器,其淋水量360t/h。每臺板式換熱器設計負荷為1500kW,有80個板組,每個板組為4m2,這些板組分兩層疊置。水的流程為4m。蒸發器每3-5天用高壓水沖洗,每年有1-2次化學清洗。
瑞典1982年建成了科靈節能熱泵的污水源熱泵站,使用二級出水,供熱量為39000Kw。目前,瑞典斯德歌爾摩有40%的建筑物采用熱泵技術供熱,其中10%是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出水。
日本也是利用城市污水低溫熱能很早的國家之一,開發出殼管式污水源熱泵系統,東京政府從1987年開始啟動城市污水熱能回收項目,現有12個熱泵系統在運行,四套設備使用污水泵站的未處理城市污水作為熱源(實際為一級出水),另外八套設備使用二級或三級出水。
俄羅斯莫斯科市烏赫托姆斯基小區也建有用處理后的城市污水作為低溫熱源向生活小區供熱的熱泵系統。
國內研究應用進展 國內應用較早、較為突出的是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2000年,北京市排水集團在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開發了污水源熱泵實驗工程,空調建筑面積900m2,這是我國最早的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近幾年,北京工業大學以高碑店為實驗對象,針對污水的水質特點專門設計了污水換熱器,該污水換熱器屬浸沒式,但制冷劑與污水直接換熱,無中介系統。經過實驗探討,分析了污水低位能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運行過程中的能效狀況。在此基礎上,比較了利用污水源與其他能源的技術經濟,論證了污水源的實用性和應用前景。
污水源利用的系統形式(包括間接利用、直接利用)、污水源的節能性、環保性、經濟性做了深入探討,調查了我國可利用污水源熱能的分布情況。 哈爾濱工業大學以試點工程為實例,針對污水中大尺度雜物問題,研究開發了污水冷熱源的應用工藝與裝置,對殼管式污水源熱泵系統做了深入的理論研究與實驗、應用設計。